歷史上的偉人也會有遺憾,曹操這位魏武帝就是典型的例子。他本可依靠神醫華佗的救治,獲得重生,但終因種種陰差陽錯,與這次轉機擦肩而過,沒能改變自己的悲劇結局。
曹操患重病,華佗奇診無效的歷史故事,以此反思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偶然性。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,也可能淪為時勢的犧牲品。值得我們學習的是,要不畏艱難,追逐內心的信念,活出生命的精彩。
三國時期,北方的曹操掌握大局,荊州一直是其心腹大患。防備蜀漢依托荊州作戰是曹操必然的選擇。
後來曹軍進攻荊州,麾下大將呂蒙擒獲蜀將關羽。沒想到東吳趁虛奪荊,還將關羽的人頭送給曹操。
曹操明白這是孫權的計謀,立即厚葬關羽表示善意。但是他內心深處對關羽的死諱莫如深。從襄樊城破之戰起,曹操就欣賞關羽的才能和骨氣。水淹七軍一戰使曹丞相看清關云長的勇武,以至于後來華容道之役放他回劉備身邊。
作為老一輩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,曹孟德情感上并不想與蜀漢徹底翻臉。他能敬重關羽這類對手,甚至有種看著后生們成長的欣慰。誰料東吳的突襲徹底斷送了關二爺,讓曹操備感惋惜。
自此之后,曹操開始頻繁夢見關羽的亡靈。無數冤魂纏身讓魏王寢食難安,心神恍惚。按三國周郎的說法,曹孟德「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人」。
這份難以言說的哀傷日漸消耗著他的心力。
于是曹操前去郊外游獵,希望轉移注意力。誰知一棵巨樹竟然對他造成沖擊。曹操親自揮劍劈樹,可樹液濺了他一臉,竟是猩紅的血色!
曹丞相意識到這是天警,那刻起便再無寧日。仿佛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扼住了他的咽喉,令他透不過氣來。這就是頭疾的開端,它是關羽之死在曹操心頭投下的陰霾。
頭風疾痛折磨曹操多年,起初還不甚嚴重。曹丞相強忍病痛處理公務,然而癥狀越來越無法忽視。疼痛如同實質般牽扯他的神經,讓曹操目不視物,心神錯亂。
頭疼有如萬只螫蟲在啃咬,陣痛來時曹操只能趴伏在案上,動彈不得。這般劇痛實在難以想象,曹丞相的隨從們看在眼里,也不免為之揪心。
曹操從不輕易示弱,頭疾卻將他的意志消耗殆盡。他不得不臥床靜養,公務交由手下處理。曹丞相閉門不出,朝野為之震動。魏國官員們焦慮不已,接連請來醫官治療,但所有方劑都無效。
曹操也曾試圖繼續工作,但每每頭疼發作就仿佛有人用銼刀在他腦內瘋狂碾壓。
他只能強打精神勉力支撐,然而頭風的痛楚絲毫不見好轉。
魏國上下尋醫問藥,可惜名醫藥石無靈,曹丞相的病情還在惡化。由于頭疼持續不斷,曹操的睡眠質量十分糟糕。他疲憊不堪,整日昏昏欲睡卻無法真正安眠,這導致他的情緒更加暴躁。
終于,軍師華歆多方打聽后推薦一位已救治過周泰和關羽的神醫——華佗。曹丞相一聽「江東」,立刻起疑,追問那是否就是醫治二人的神醫。
然而捉襟見肘之際,曹操也只得試一試。華佗很快來到洛陽會診,他推薦用藥麻醉后開顱取腐血的方法。沒說完,曹操聽到「開顱」二字就勃然大怒。
因為華佗提起「關羽刮骨可也」,這句話刺痛了曹孟德。他想到自己經歷過千軍萬馬也從未有人能傷自己分毫。于是大怒華佗妄言,立刻下令囚禁了他。
其實華佗也著實失言。他想表達自已的醫術高超,卻不慎觸動曹操內心的傷疤。這位魏王其實并不真的畏懼開顱手術,而是一想到關羽就心生不快,更看不慣華佗的囂張氣焰。
如果華佗謙遜一些,或許局面不會這樣。但他可能因救治過關羽、周泰而驕矜自滿,言語之間的自負與傲氣激怒了曹丞相。于是魏王遂認為這醫者來歷可疑,不可留。
當晚,曹操頭疾劇痛無比,便召華佗診治。誰知華佗已警覺事態嚴重,提前逃離宮禁。曹操大怒,立即使人將他押解回來。華佗辯稱妻子有病在家,不得脫身。
曹丞相哪里聽他解釋,直接以拒捕之罪處死了華佗。然而頭風之疾仍折磨曹操多時,始終無法根治。最后,魏武帝還是帶著這份心結與病痛離世的。
其實曹操并不是真的畏懼開顱手術,畢竟他身經百戰,論純粹的勇氣和意志力,絕不在任何人之下。但是,他的性格由來已久的多疑使他無法真正信任任何人——哪怕是來歷清白的神醫。
曹丞相始終認為華佗和孫劉有染,這份猜忌之心成了惡果。它讓曹操錯過了治療良機,錯過了救命稻草,也許足以讓魏國走向更廣闊的疆土。
倘若曹操能稍微控制自己的多疑,眼光更長遠,也許故事會大不相同。華佗雖然有些輕狂,但確實醫術高超。假使二人能成功合作,說不定魏武帝就此重生,繼續他的王業。
但歷史不容揣測,它已經發生的我們無力改變。曹丞相與華佗可以說都是其時代的杰出人物,卻也同時具備那個年代的局限性。最后,他們都成為了時代洪流中的悲劇人物。
曹操確實是一個心性復雜的人物。他威武英明,文治武功皆精,又極具雄才大略。
但同時必定要承認,他多疑易怒,有違君仁德義之事。
然則我們不應苛責曹孟德有些不近人情之舉。他出生在亂世,經歷動蕩,易生猜忌乃人之常情。我們不必以今人眼光要求一個古人完美。正因為英雄亦有光明與陰暗并存,這才更顯人性化與立體感。
同理,我們也不應否定華佗的醫術與仁心。他有救死扶傷的大仁大德,又兼醫圣張仲景之能。雖然略有驕傲,但那也是人之常情,不足以抵消他的功德。
遙想當年,魏王怒視神醫,神醫涕淚俱下。同是人才,卻沒能因緣湊巧。今看往事,不免唏噓人生之無常,命運之弄人。但亦欣慰曹、華二人皆盡其能,亦無羞于心。
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,也可能淪為時勢的犧牲品。
我們無法預見自己的結局,唯有如曹操般堅韌,如華佗般仁慈,方能無愧于心,坦蕩蕩地面對人生風風雨雨。
曹操和華佗本可能改寫歷史,但終究因種種原因擦肩而過。今看往事,不禁唏噓人生的無常與命運的殘酷。
但我們也應欣慰,英雄們如曹操般堅韌,如華佗般仁慈,無愧于心地活著,就是人生的成功。歷史的洪流滔滔向前,雖無法預見結局,但勇敢無畏地追逐信念,便是每個普通人的英雄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