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有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,覺得父母那輩人的思想很僵化。越是被他們吐槽的東西,我們就越想嘗試一下。但嘗試過后才知道,原來自己爸媽是對的!
有些東西,雖然爸媽也沒用過,卻一眼就看出它們很雞肋。就像我今天要說的8種家電一樣,宣傳的功能都用不上,幾乎是買回家就吃灰。
想象中有一台專門的小型洗衣機,把父母和孩子、內衣和外衣分開洗滌,方便又衛生。
買回家后發現,這東西根本不實用:
運行過程中會變得非常重,墻面很難支撐住。如果不是承重墻,用不了多久墻面就會開裂、鼓包,甚至洗衣機會直接掉下來。
安裝以后的外觀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看,會有明管、明線裸露在外。就算是裝修時做好了預埋,墻面上也會露著兩個大洞。
想要實現「衣物分洗」又不想手洗,可以花幾百塊錢買一台小型的波輪洗衣機。更實惠、更干凈,一樣的方便。
80%的家庭投影儀用戶,都不是影音發燒友。他們買投影儀都是中了網上的「毒」,只聽說畫面大、體積小,就直接搬回家了。
可事實上,多數人買的投影儀售價只有幾千元。這類廉價投影儀在使用時,會出現三種問題:
①亮度不夠,白天看不清。
②音效很差,聲音太單薄,而且發聲位置很偏。
③投射距離不到,導致畫面尺寸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大。
更適合家庭使用的,其實是電視機和激光電視——屏幕尺寸不超過65寸時,推薦傳統電視;屏幕尺寸超過65寸時,推薦激光電視。
商家都說「機洗和手洗成本差不多」,這句話的前提是「放滿整個洗碗機」。洗碗機刷碗,1個碗和10個碗的成本是一樣的。
關鍵用起來也并不省力:
餐具放進去之前要做一下「預清潔」,把里面的菜葉、飯粒都倒進垃圾桶里,否則就會堵塞排水口。洗完以后也不能放任不管,需要及時關閉,否則它會一直嗡嗡響著通風。
洗碗機并不是百無一用,家里人口多的、用餐具量比較大的家庭,還是非常建議購買的。搭配廚余垃圾處理器,使用起來會更方便。
很多電動晾衣架都帶有烘干功能,我為了選擇這項功能,還多花了200大洋。
事實證明,這項功能一點用處都沒有。所謂的「烘干」,就是在晾衣桿上裝了一個風暖浴霸,把掛在晾衣架上的衣服吹干。
吹干速度極慢、耗電量極高,吹干一件襯衣需要五六個小時,每小時耗電一到兩度。
所以如果有干衣需求,建議還是老老實實買一個干衣機。如果只是偶爾需要干衣,可以選擇洗烘一體機。至于一年也未必需要一次的干衣需求,還是交給樓下的干洗店吧!
家里太干燥,難道不該買一台加濕器嗎?還真不該!
往外噴霧的那種加濕器,叫「超聲波加濕器」。它是利用超聲波把水打成水霧,再噴到房間里。
但是會出現兩個問題:①水霧顆粒比較粗,并不是水蒸氣,所以會迅速落到地上,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并不大。
②自來水里面會有水垢,水垢會跟隨水霧來到空氣中,導致房間里的PM10瞬間超標。
如果對空氣濕度的要求不高,只是稍微有一點干,可以通過拖地、放一盆水的方法改善。如果真的需要大量水蒸氣,可以購買無霧加濕器。這種加濕器是依靠加速水分自然蒸發的方式為室內補水的,更干凈、更安全、效果更好。
這東西可能有些人還沒聽說過:它首先是一個即熱式飲水機,后背附加了一套RO反滲透濾芯。自來水倒進水箱里,會自動過濾成純水,再加熱到指定溫度流出來。
我不喜歡它的主要原因,是成本太高了:
這種機器的濾芯都是特殊尺寸的,售價巨高。算了一下,每年的耗材費用就要兩三千元。
我還試過能不能把濾芯拿掉,當做普通即熱式飲水機使用。發現不行,取掉濾芯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了。
如果真有直飲水需求的話,可以買一台正經的凈水機。如果需要恒溫水,只需要再花300元買一台即熱式飲水機或者養生壺就行了。
為什麼國外的燃氣灶都是多眼的,國內就只能用雙眼燃氣灶呢?
原來我以為國內的是閹割版,直到我買了一台多煙灶,才發現自己錯了。多煙灶并不適合中餐,主要是因為中餐涉及到翻炒。
多煙灶的每一個灶眼都非常小,只能把一口小鍋放在上面燉煮。
中餐那種30cm直徑的大鍋放上去,會擋住旁邊灶眼。傢俱沒問題,電動沒問題,電動傢俱就有問題了。我用過兩種電動傢俱,都很難用:
第一個是電動沙發,當然它有一個更高級的名字叫「功能沙發」。可以像汽車座椅一樣進行高低、靠背、腰托、頸托等位置的調節,聽起來是很爽的。
但用久了就沒人調了,因為沙發一般是靠墻擺放,調整過程中會反復擦蹭墻面。還需要在旁邊拖著一條長長的電源線,每次掃地都會礙事。
第二個是電動餐桌,可以自動調節,甚至在桌面上集成了水壺、電磁爐、電鍋等。整個桌子非常笨重,桌面非常厚。萬一集成電器壞掉了,購買、更換配件,都非常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