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成年人每天要上6~8次廁所,一年約2500次,而女生則更長了。算下來,人一生大概三年時間在衛生間里度過的。
生活上追求極致的日本人,當然不能放過這三年。他們的衛生間干濕四分離布局,快來看看這樣設計到底有多「喪心病狂」!
.01
日式四分離,功能布局
所謂「四分離」也就是洗漱、如廁、洗浴、洗衣,四個空間,彼此獨立,各司其職,精髓是做到將干區和濕區進行分開。
@室內設計亞分享了一個案例,業主家有四口人只有一個5㎡衛生間,早起搶廁所實在費時尷尬,于是做了四分離,具體做法如下:
①衛生間中間砌墻,左右分隔出馬桶區和淋浴區,門口斜墻設計,獨立開門。這樣有人在洗澡也不影響隔壁上廁所。
②洗衣區在門外,一體台盆帶搓衣板,下方內嵌洗衣機,上方做吊柜收納洗滌用品,臟衣服隨手就洗。
③雙台盆洗漱區在洗衣區對面,底部懸空不留衛生死角,上方做個滿面鏡柜,最好是半開放式的,常用的物品擺在外面方便拿取。
.02
干濕分離,要因地制宜
對于我們多數家庭來說,我們的衣服一般在陽台上洗。所以沒必要過度追求四分離,更不提倡盲目照搬,要結合自家情況選擇性的借鑒應用。
目前流行的衛生間改造可以參考以下幾個設計要點:
1. 洗手台外置
將洗漱台挪到衛生間外面,里面騰出更多空間后,將馬桶和淋浴區用玻璃做隔斷,這樣也能提高衛生間的使用效率,一個衛生間頂倆個用。
半墻隔斷收納利用率低,不如用矮柜拉籃替代,比隔層柜整潔好拿取,也不會浪費靠近里側的空間。
如果不砌半墻,直接裝矮柜,記得高度做到100cm左右,高過浴室柜20cm-30cm即可。注意要選擇防水材質,避免長時間濺水影響柜體壽命。
2. 立柱包管做壁龕設計
衛生間里的排污管、排水管在進行包管處理后,產生的犄角空間別浪費,挖一個壁龕存放瓶瓶罐罐,讓衛生間收納更整潔。
除了收納,遮丑、干濕分區一舉多得,小戶型更是可以選擇用雙面壁龕來「榨干」每一寸空間。
也可以根據需求和對縫情況,利用亞克力板搭配支架,更方便調整高度。
亞克力板做封擋,壁龕里的東西不會有水霧,起到了干燥的作用。
3. 充分利用馬桶上方的空間
馬桶背后的墻面空間可以利用起來,將鏡柜延伸至馬桶后方,或者裝個置物架、吊柜之類的,增加儲物空間,解決小衛生間收納難的問題。
4. 鏡柜「藏八露二」+轉角異形柜
衛生間「藏八露二」,鏡柜是必不可少的,有了它收納洗漱用品,將使用頻率低的瓶瓶罐罐收進柜子,台面才不會亂糟糟。
采用轉角異形柜設計,空間利用率很高,斜切設計讓洗漱空間變得比較寬敞。
在如今干濕分離裝修正成為潮流之時,你家的衛生間該怎麼裝?需要酌情而定,依據自身需求自己做主,也需要設計與裝修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