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多年過去了,房地產業發展的非常迅速,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當地的經濟發展,也造就了大量的富豪。對于那些擁有房地產的人來說,他們的財富是與日俱增的,靠著這些產業,他們也是大賺特賺。就好像現在的房地產,可以說是整個經濟的支柱行業。
一些人對房地產的前景很樂觀,但是到了2020年,房地產市場卻開始走下坡路,很多人的購房熱情,都開始下降了。在這種時候,一些人就開始懷疑,是不是應該保護房地產,還是應該保護實體經濟?現在中央銀行也有了動作,政府有了抉擇,樓市的走向也變得清晰起來,「房住不炒」或將成為大勢。
很多業內人士都對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,比如董藩,他認為,如果不搞清楚房地產在國家經濟中的作用,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政策,讓房地產重新走上科學的道路。
在房地產市場出現混亂的情況下, GDP、就業、稅收等各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提高。如果不拯救房地產市場,那麼經濟就無法在短期內擺脫困境。聽到這個消息,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,就好像在很久以前,房地產的發展對經濟有很大的幫助一樣。
但是隨著租賃市場的擴大,整個市場的運轉速度也越來越快。有專家預測,在經濟發展最好的時候,一個億的投資,可以讓 GDP的增幅達到8.2元。比如城市化率,從兩萬年前的36.22%,到了2020年,就達到了63.89%。從這些變化中,可以看出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,以及房價的飛快。
房價的持續上漲,給購房者帶來的并不是一套好的政策,而是房貸的壓力,以及各種生活水準的下降。截至2022年,人均住房價格為9552元/平米,比2000年高出5.
4倍。有不少的年輕人,在面對昂貴的房子的時候,只能望洋興嘆,甚至連首付都交不起,還要繼續償還。不能隨便辭職,不能生病,又不能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,所以日子很是拮據。當然,房地產的發展,也會給經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。比如普通人,因為房價太高,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其他方面都會下降,比如經濟的發展,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。
而其他的一些城市,卻無法跟房地產的發展相提并論,這就導致了房地產市場的邊緣化。而在競爭中,企業的成本也在迅速增長,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越來越受到挑戰。
從2016年開始,「房住不炒」的概念就被正式提出,而到目前為止,房地產調控的力度還在持續加大。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流入也有一系列的波動,正如近年來房地產業的資金鏈也在不斷的收緊。這意味著現在的房子不炒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房價的上漲也越來越慢,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降價出售自己的資產,而一些投資商和炒房者,則是將手中的房地產賣給了更多的人。根據相關的數據,80多個城市陸續出台了一些政策,比如發放購房補貼,比如放寬落戶限制等等。
隨著房價逐漸回落,樓市開始冷卻,購房熱情也沒有明顯增加。正如近年來受到了流行病的沖擊,人們存錢的欲望也越來越強。在政府的調控下,一些房地產公司也出現了問題,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買到一棟爛尾樓。
其實,在這次經濟會議中,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到了要保持樓市平穩發展的時候,還要保護好購房者的合法權利。這也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房地產泡沫,讓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變得更加的平穩。
結論
中央銀行也明確的表示,要扶持實體經濟,讓金融機構的整體融資成本,保持穩定。貨幣政策的實施,會給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支持,一些業內人士認為,未來的巨觀調控,會越來越寬松。很多金融機構,都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,來提高對實體經濟的現金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