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老話總是說「婆媳是天敵」,尤其是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婆媳。
可能是因為從前的婆婆對兒媳的要求都太高了吧,既要上得了廳堂,還要下得了廚房,帶得了孩子,做得了家務。
兩代人之間,除了帶孩子的矛盾以外,最大的問題就是「家務活」。
但是也有聰明的婆婆,即使和兒媳住一起,也會把和兒媳的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。
就比如這位55歲的@惠英阿姨,兒子結婚后,由于婚房延期交房,所以兒子兒媳暫時和惠英阿姨同住。
同住期間,作為婆婆的惠英阿姨只做自己該做的,其他的一句不問,把兒媳當朋友相處。
新房交付后,小夫妻沒時間管裝修,所以全權交給了惠英阿姨。
裝修前,惠英阿姨問兒媳有什麼要求,什麼風格,兒媳只說希望裝得簡單一些,家務好打理一些,其他的沒要求。
惠英阿姨以「家務好打理」為重點,在裝修過程中,堅持了「去家務化」的裝修,入住后,兒媳直夸婆婆有遠見。
下面就和coco一起來看看,惠英阿姨在裝修中做的這些「家居決定」吧。
很多人在裝修的時候都會糾結,家里到底是鋪地磚還是鋪地板。
惠英阿姨現在的房子已經住了六年,全屋通鋪的實木地板,對于她來說,地板很大程度上地增加了她的日常家務量。
▲木地板清理相對麻煩
實木地板的腳感雖然好,營造的氛圍也溫暖自然,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好打理。
木地板經不起濕拖把的暴力,隔兩年還要打蠟保養。
而且實木地板具有收縮性,縫隙里的灰塵也是一個大麻煩。
所以,裝修新房時,惠英阿姨決定全房通鋪地磚,而且選了大尺寸900*1800mm規格的地磚。
從玄關到客餐廳到臥室再到陽台,全都通鋪同款地磚,也沒有設計門檻石,視覺感非常通透大氣。
淺灰色的地磚,平常有點灰也不顯臟,小夫妻倆平常上班忙,一個禮拜拖一次地就搞定了。
由于地磚的尺寸大,所以縫隙也減少了,做了美縫以后,完全不用擔心縫隙里會有污漬灰塵。
另外,地磚打理起來真的方便,濕拖把隨便拖。
廚房的地磚和墻磚也是鋪了同款的大尺寸磚,這樣一來油膩膩的廚房打理起來方便多了,家務量減少了一半。
裝修小提醒:
衛生間的地磚,最好不要貼大尺寸磚,因為大磚不好做地面坡度,容易造成地面積水。
如果要說墻面裝飾哪種材料性價比最高,最好打理,我和惠英阿姨有著同樣的認知,
乳膠漆肯定是無可厚非的不二選擇。
所以新房裝修時,惠英阿姨決定墻面全部做乳膠漆,而且不做任何造型。
客廳的電視背景墻做了一整面收納柜,這樣可以完美地解決日常大部分的雜物收納,柜門一關,客廳立馬干凈簡潔。
如果單純地看,全部大白墻難免會覺得有點單調,所以有色漆是不二之選。
大面積的淺灰藍色墻漆,搭配簡約的傢俱,高級感和溫馨感立馬拉滿。
臥室的床頭背景墻特意選了單獨的顏色,其他三面墻一個顏色,有了對比,有了層次感,裝飾性也很強。
乳膠漆除了性價比高以外,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你的家務量。
▲容易積灰的軟包
不管是墻紙、墻布、軟包、硬包還是其他什麼材質,打理起來很麻煩。
「嬌貴」的材質,只能小心翼翼地呵護它,每次打掃衛生都要多花一倍的時間,這對上班族很不友好。
乳膠漆,說白了只要你不在墻面涂涂畫畫,基本上不用管它。
現在家里的房子偏中式,所以不管是隔斷還是裝飾上面的雕花比較多,凡是這種帶有鏤空的造型,特別容易積灰,而且還不好擦,每次只能拿抹布一點點的扣,很麻煩。
所以這次裝修,惠英阿姨果斷地放棄了帶有雕花和鏤空設計的隔斷。
其實,新房的隔斷只有一個。就是公衛的干區,兒媳不想干區與過道之間完全敞開或者半墻隔斷,但是又想通透一些。
所以,干區隔斷的最好方式非玻璃莫屬了,惠英阿姨也是一個緊跟時尚的人,時下流行的長虹玻璃自然也被她看上了,超白玻,更文藝。
在現代簡約風中比較流行的大理石+木質格柵的背景墻。
也有很多人勸惠英阿姨做一個,雖然大氣上檔次,但是一條條木質格柵擦起來,真的要命,吸塵器也完全搞不定的,在好看和好打理之間,還是果斷放漆了。
如果不是因為要裝中央空調,家里肯定不會做吊頂,頂面越簡單,大掃除的時候就越輕松。
▲復雜的吊頂
很多人會為了空間的層次感或者立體感,做疊級吊頂,凹槽、燈帶或者各種石膏線的繁雜裝飾。
惠英阿姨有著幾十年的家務經驗,她知道這些設計,雖然一時好看但是積灰,而且也容易過時。
▲極簡吊頂
所以新家的吊頂只是為了滿足空調風口,其他的一點也不做,石膏線也不要,這樣還顯得層高比較高,室內更通透。
裝修小拓展:
墻面和頂面之間沒有線條和吊頂裝飾,對油漆工的要求會比較高,因為只有把垂直角做成完全「垂直」,視覺感才會干凈利落。
不然會拉低檔次,這種施工對手藝的要求比較高,人工費也比較高。
▲明裝踢腳線
平常打掃衛生的時候,有沒有注意過踢腳線?
拖了地面,也擦了桌子,但是卻忽視了踢腳線上的灰。
普通踢腳線凸出墻面大概1公分左右,這1公分的厚度上面積的灰可實在是太多了,日常空氣中落下來的灰塵,還有走路時帶動地面上的灰塵,都會堆積在上面。
這些灰塵對家里如果有處在爬玩期的小寶寶或者鼻炎的人,很不友好。
如果不是個勤快人,那還是要學習惠英阿姨的操作吧。
做嵌入式的踢腳線,省去打掃踢腳線的麻煩,節省下來的時間追追劇多好。
裝修小知識:
并不是所有的戶型都適合做嵌入式踢腳線,如果家里的墻體大多是承重墻,那就不建議這麼做。
還有就是,嵌入式踢腳線的花費要比普通踢腳線花費多兩三倍,除了貴點沒毛病,不差錢的話建議考慮。
▲落灰的柜門
常見的美式、歐式或者中式風格中,柜門都是帶有凹凸線條的,其實這些線條就和踢腳線一樣容易積灰,每個禮拜都要擦一遍,不然一摸就是一手灰。
惠英阿姨知道兒子兒媳工作忙也不喜歡打掃衛生,所以就選擇了平板柜門,而且全都用彈壓式代替了傳統的拉手,這樣一來大大地減少了家務量。
尤其是櫥柜門,因為廚房的油煙比較重,如果柜門造型復雜那擦洗起來更是麻煩,所以平板柜門,是去家務化設計的首選。
大家都知道,柜子要麼完全落地要麼懸空,方便掃地機器人工作。
在選傢俱的時候往往也會這樣想,就比如沙發和床要麼完全落地要麼就是帶腿的。
惠英阿姨作為一個有著豐富家務經驗的家庭主婦,她建議大家最好是選擇高腳傢俱,不要選落地式的傢俱。
沙發和床即使是落地款,但是和地面之間還是會有一個小縫隙,這個縫隙不僅掃地機和拖把進不去,手也伸不進去,但是灰塵是無孔不入的。
如果你不想打掃傢俱下面的灰塵,那就只能把它挪開,沙發也好、床也好基本上一個人很難搬得動。
所以高腳款傢俱也是「去家務化」的必要選擇。
傢俱高度在10公分以上,這樣掃地機器人可以自由地進出,這樣就解放了雙手。
家用新風系統有沒有必要裝?這是很多人糾結的地方。
但是,阿姨覺得新風系統決定減少家務量,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因為他們家住馬路邊,雖然是10樓,可是粉塵大,家里搞衛生也累得。
安裝了新風系統以后,就發現家里一下子變得干凈了很多,衛生一次搞完,地板不容易馬上積灰。
新風的面板能提示更換濾芯,到期后網購新風濾芯,給家里的新風系統更換一下濾芯就可以了,非常方便。
換下來的舊濾芯和新的一對比,就清楚了,舊的真的很臟。
家用新風系統,大致分為全屋新風系統以及壁掛新風系統。
如果是新房裝修初期,建議可以考慮全屋新風系統,我總結了幾點,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參考。
全屋新風風量大,可以最大限度給室內循環新鮮的空氣,新風系統風量在熱交換模式下達到350立方/小時,普通模式可以有400立方以上的風量,壁掛式的應該達不到。 隱藏式安裝,不占用任何空間。 可以過濾PM2.5,家里有老人小孩子,敏感體質的人,尤其需要潔凈的空氣。 冬天夜里睡覺,一晚上臥室的空氣會很差,如果開著新風,會一直保持清新的空氣。
有人擔心引進來的空氣溫度低,目前很多新風系統都帶有全熱交換的功能,簡單來說,引進來一定的空氣的同時,也會最大程度保證熱量不被帶走,熱效率較高。
文末總結:
對于年輕人來說,做家務可以說是一個「折磨」,能指揮掃地機的絕不會自己動手,最好一次大掃除能在半小時內搞定。
所以「去家務化」的設計,對懶癌以及忙碌的上班族來說,比好看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