踢腳線,是基礎裝修的結尾,是安裝的開始。
在這個時候,墻、地、頂這些基本都處理完了,不能再大動了,但此時卻也是基礎裝修問題的全面爆發時刻。
遇到的那些踢腳線翻車,表面看是踢腳線的問題,其實大多都是基礎裝修時埋下的坑,而這些坑還會影響后面的安裝,讓人有深深的無力感。
本期,我們就從踢腳線的翻車講起,重點講補救方案,順帶幫大家避避踢腳線之前的一些裝修坑!
毫不夸張,在最后裝踢腳線時,十有八九的家庭,都會遇到踢腳線縫隙問題。
不是跟墻面貼不住,就是跟地面貼不住,或者是兩邊都貼不住。
表面看,好像是踢腳線的問題,可其實這屬于是墻面、地面沒有完全的找平、找直的遺留問題。
如果你家還沒有到油工、瓦工階段,可以考慮下,是否要做全屋的找平找直?
預算會提升不少,但不僅能解決踢腳線縫隙的問題,還會解決因墻、地不平、垂直帶來的問題。
若已經過了油工、瓦工階段,那就只能去彌補了。
目前常見的彌補方案有兩種:
佳瑤
其一是打美容膠,這種方法最常見,裝踢腳線的師傅一般就做了,但發黃只是時間問題。
其二是補膩子、補漆,這種方法雖不會發黃,也沒有明顯缺點,但得讓油工回來做,往往會遇到油工、裝修公司的推脫,讓人心煩。
此外,還有一種方法,是博主、業主們自己想出來的,利用補墻膏去補縫隙。
補墻膏其實就是把聚合性能更高的膩子裝在帶膠嘴的管狀包裝里,方便程度跟打膠類似,效果又跟膩子類似,但不會掉粉。適合做大白墻或白踢腳線的大多數家庭,可自己動手。
補墻膏,不僅能用在踢腳線縫隙,還能用來修補墻面磕碰、掉漆之類的問題,效果很不錯!
這就屬于是裝踢腳線師傅的鍋了。
如今大家都已經開始用沒有釘眼的羊角釘了,完全能避免掉這個問題,具體步驟很簡單,師傅不會,你可以跟他講:
先用膨脹螺絲,把羊角釘固定到墻面上;。
然后再把木質的踢腳線扎到釘子上,就大功告成了。
有的師傅會給踢腳線背面打上膠,以圖更牢固,在意室內空氣污染的,可省略這步。
這步不是必須的,羊角釘間隔控制在30-40cm一個,不至于會掉。
沒學好數理化的踢腳線師傅,在圓弧陽角上會犯難,往往會直接拼出來一個90度,中空空出一部分,非常不美觀。
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好解決,只需要給中間加一個梯形的踢腳線,就能把這個彎拐過了。
具體做法是:屬于轉角的3條踢腳線,共裁下來4個22.5度角,就能拐過這個90度的彎。
中間的一塊踢腳線,兩邊都要裁,各裁掉22.5度;
兩邊的兩條長的踢腳線,分別裁22.5度。
當然,這是大圓弧、小圓弧的陽角的踢腳線做法。
如果碰到柱形的墻體或是這種大圓弧的砌墻方法,那就只能定制弧形的踢腳線了。
踢腳線的厚度,要略小于門套的厚度,否則就會顯得不協調,尤其是再不收口,就會顯得格外丑。
所以在做踢腳線之前,還需確認門套厚度再去選踢腳線,尤其是門跟踢腳線分開兩家做的,需格外注意這個問題。
如果不幸已經在此處翻車了,有兩種方案可以補救:
其一:45度角拼接收口;
其二:加厚門套
兩種方法都不算完美,都要凸出來一些,相比后者,前者倒顯得沒有那麼突兀,但最佳的解決方案,還是做踢腳線時,提前規避。
這是目前全屋通鋪瓷磚,容易遇到的問題,其主要原因是全屋沒有找平找方,再加上瓷磚店沒有提前排版、師傅沒有進行實測排版,最終導致通鋪是實現了,但邊緣的縫隙也留下了。
這個要規避比較難,要完全講明白,得另開文章寫全屋通鋪,而且花費較大,不一定人人都能接受。
此處我們僅僅淺談一下補救方案,一共有3個:
其一:白水泥找平,然后上踢腳線,再用美縫劑,修飾一遍。
其二:用寬的踢腳線或者上窄下寬的踢腳線。
小栗
其三:常被博主們批評為「假全屋通鋪」的補瓷磚,其實也算是不大動前提下的最佳方案。
雖然普通的拼接,并不需要技藝,也不受別人影響,但仍然大面積的出現這種干活不仔細、不用心的翻車。
拼的毛毛躁躁,補得凌凌亂亂。
遇到這種我們就千萬別換位思考了,體諒工人辛苦了,就一個字:戰!
必須整改好為止,否則不結錢。
踢腳線翻車中,往往會出現所謂「五顏六色」的白的吐槽,講真,這真的怪不上別人只能怪自己。
就是希希啊
裝修這件事,本來就是個系統工程,需要我們不斷做攻略,不能隨心所欲地拍腦袋做決定。
小王子的西西里
要踢腳線顏色不翻車,又不想付出精力去拿樣跟乳膠漆、門套顏色做比對,其實特別簡單。讓做門的,幫你把踢腳線一塊做了,做個跟門套同色的,一定不會翻車的。
大致上大家踢腳線翻車的地方,我們就講完了,但關于踢腳線這個大話題,這僅僅是個開始,想要效果好、又省錢、又不麻煩,還需要我們付出精力去做功課,后面我們再開一篇講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