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修時,最怕設計師一套模板用到底,根本不考慮實用性,更甚者實踐起來有bug都不知道,到頭來還說是你點頭過的方案。
本期就盤點10個近期很流行的無腦設計,在自己家裝修時,誰要給你搞,無需猶豫,直接懟他!
洗墻燈做電視背景,應該是不易過時,且造價成本最低的電視背景處理方式了。
于是有的設計師出于「為業主考慮」,在不管你是用電視還是幕布的情況下,建議用洗墻燈做電視背景。
單純從效果上來看,好像并沒什麼問題,殊不知幕布亮度本來就差,白天天氣好的時候屏幕會看不清。
在上面加了洗墻燈后,這下倒好,晚上開了燈,還是個看不清。
很多人家里裝了鏡柜,但沒有個好習慣,台面上還是會隨手放置一些高頻使用物品。
再裝修時,就把這列為痛點,試圖改變,設計師一聽,這好辦啊,鏡柜底下設計一層開放格就成。
等真正裝了以后發現,如果鏡柜按與龍頭正常的距離裝,因為有開放格的緣故,鏡子會很高,小個子都照不到鏡子。
倘若是落低裝,跟水龍頭又會打架,且開放格里面容易濺進去水,這還是在不考慮成本,只談使用感的基礎上。
還真不如鏡柜保持正常高度,后期改不了的壞習慣,用龍頭上置物架的方案。
在水龍頭上裝一個類似隔板的置物架,中間的凹槽剛好避開水龍頭,解決了物品放置問題的同時,不影響水龍頭正常使用、開關。
說到使用效果,與開放格是一樣的,底下還有還瀝水孔,即使不小心濺到水了,也能及時瀝干,保持干爽。
再者,材質是太空鋁的,經久耐用,不怕水,關鍵也靈活,價格也便宜。
關于去床頭柜,用隱藏抽板代替的設計,一時間征服了很多人。
小戶型直夸精妙、省空間,具備床頭柜空間的稍大臥室,也覺得這樣設計用的時候拉出來方便,不用了收回去簡潔。
實際情況是,你覺得不用了能收回去,實際用起來大多是下圖的樣子,根本沒有收回去的時刻。
而且讓人無奈的是,它的抽拉滑軌是不帶懸停的,也就是說,在使用中不小心碰一下,抽板縮回去了,東西呢,全掉地上了。
當初加錢做個這設計,想著有多方便,現在使用就有多糟糕。
如果你家的房子較小,設計師告訴你可以去客廳化,傳統沙發用桌椅代替,既有地方坐,還是餐桌、辦公桌、孩子的寫字桌。
無需猶豫,直接懟他,身為一個設計師,連去客廳化的真正意義都沒搞懂,還好意思出來給別人設計建議。
真正的去客廳設計,去的是會客模式,并不是去傢俱,所有設計的前提,不能以不舒適為代價。
換桌椅后的客廳,再加上滿墻書柜的設計,看似功能性齊全,實則時刻得板正的坐著,真心不舒服。
話再說回來,即使經常需要加班,但家永遠是讓人放松的地方,否則跟直接睡辦公室有何區別。
床頭裝洗墻射燈的方案,也不知道設計師是不是學習的酒店布光方案?
反正應用到自己家,射燈的光會直接落到枕頭上,晚上躺在床上「如沐燈光」,刺眼的手機都沒法看,而且作為一個平時注重保養的人,生怕給臉上照出斑。
要是喜歡酒店這種床頭有光的氛圍感,一種方式是床頭用壁燈,一種是頂上用燈帶。要用頂燈的話,就得注意離墻距離。
另外,酒店用的是小光束角,光打下來,基本在床中前的位置。
關于飄窗利用,設計師真的是給了太多的方案,但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,不利用!
嫌棄石材太過冰冷了,最多加個墊子。
否則,甭管你做成梳妝台、書桌、還是其它所有的方案,最終都只能是「看著好看,使用不便」。
因為桌面以下,舒適的放腿空間至少得50cm,一般飄窗延出來的空間頂多20-30cm,使用過程中,腿部會充滿了阻礙感。
要是再跟我一樣,是個老寒腿的話,坐幾分鐘,腿就開始疼了,得不償失。
比飄窗利用更荒謬的是,本來沒有飄窗,應加個飄窗的設計出來。
真心搞不懂,這是什麼鬼才設計師想出來的方案,本來挺大的室內空間,要硬加個飄窗壓縮?
我家是沒有,即使有300平的大平層,我也不允許他這樣干!
原因是,飄窗面積本來就是利用高空空間,附贈的,所以一般都會有個台子。
如果沒有台兒,咱就給那放個桌子或梳妝台,兩邊空間夠的話,還能收納,它不香嗎?
無需懷疑,不管點還是陣,只要布局整齊的無主燈設計,絕對都是翻車的。
因為無主燈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分散的燈光,營造出有明有暗,有主突出、次映襯的燈光氛圍感。
點陣式無主燈,整個屋子的亮度是夠了,但是缺失了最主要的氛圍感、高級感。
我想,既然花了錢,吊了頂,又買了總價算下來比主燈更貴一堆小燈,追求的應該不是整齊,而是效果吧。
誰家的廚房要是用了環氧彩砂,夸張點說,就是得趴在地上過了,我家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。
它的粘結力雖然很好,但耐污程度差到超乎想象,即使每次做完飯都拖地,也堅持不了一周,縫隙里全會變黑。
雖然我找到了相比其它洗潔精、去污粉更好擦的滲色清潔劑,擦環氧彩砂的黑縫隙很輕易,但總歸是給自己添了堵。
除了廚房,客廳同樣不建議用環氧彩砂美縫,要用只能是衛生間,容易臟歸容易臟,至少還能占個粘結力強的優點。
要是跟我一樣,已經用了環氧彩砂美縫,并且有縫隙發黑困擾的,可以試試我用的這個滲色清潔劑。
可要是還沒裝修,雙手+雙腳勸退,可以試一下聚脲美縫,據說永不變黃。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人們在裝修的時候,對縫隙變得0容忍。
追求完美是沒錯,能避免的縫隙,提早打算也沒錯,但千萬別過了頭。
像這種木地板、瓷磚接縫處,不要壓條,硬拼的方法,就屬于過了頭,單從效果圖看,確實很完美,倘若要應用,就得考慮地板伸縮縫。
否則,沒有伸縮縫的地板,就會拔縫。
如果對壓條實在排斥,就是不想要丑丑的壓條,小編也給你們找到一個相對實用的方法。
在接縫處,涂抹上美容膠,干了以后,擦掉多余的,基本是一個縫隙的寬度,接近與隱形。至于顏色,可以選擇與木地板接近的金色,或者與瓷磚相近的顏色。
缺點是會臟,拖這塊地的時候,要注意拖把的干凈度。
另外,一定注意,不能用美縫劑,因為美容膠類似玻璃膠,干了是Q彈的,美縫劑干了會變硬,木地板會沒辦法伸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