殺完楊修后,曹操想起楊修的父親楊彪曾經多次與自己不和,便「好心問候」楊彪,楊彪一句話打消了曹操殺心,并成為名言。
若論曹操手下的謀士,出名的還真不少,但死法也各有不同,但謀士楊修之死卻讓人警醒,原來表現力太強竟會招來殺身之禍,甚至會殃及家人。
殺完楊修后,曹操想起楊修的父親曾經是漢獻帝的忠實擁護者,對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定也很有意見,便想著上門「關心一下」,楊彪一句話就打消了曹操的疑心。
才華出眾,表現力太強為何會引來殺身之禍?楊彪又是如何巧妙地化解曹操的疑慮呢?
曹操南下攻打漢中的時候,劉備據險而守,雙方僵持互相奈何不得,此時曹操率領眾位謀士在陣前扎營,下一步該怎麼辦無人知曉。
曹操吃完伙夫送來的燒雞之后,正準備歇息,突然看到了還放在盤子里的雞肋骨還沒有動過。
這雞肋骨就如同此刻劉備一樣,拿下他吧,又感覺沒啥意義;不動吧,又有點兒不甘心。
就在曹操為這件事兒煩悶之際,軍中之人便前來請示曹操下一步的盤算,曹操覺得就此撤軍有些沒面子,便用用雞肋兩字作為回復。
曹操的指示傳下來之后,軍中之人皆不知如何是好,畢竟故弄玄虛一向是曹操的慣用伎倆,這要是猜對了還好,猜錯了可是大禍臨頭,唯有主簿楊修正準備收拾行李回家。
眾人見楊修此等異狀問道:「你怎麼知道我們要班師回朝?」
「所謂雞肋者,食之無味棄之可惜,這雞肋說的就是漢中,大王是要撤了!」楊修看向眾人,就像看著一群傻子一樣,好像全場就他吃過雞一樣。
後來這件事兒果然傳到了曹操耳中,曹操一方面夸贊楊修的才華,其實在心底卻對楊修猜忌已久,難道眾人不知雞肋為何嗎?只是眾人明白,圣意是用來執行的,不是用來揣測的。
猜對了又如何?猜對了只要表現出來,往往會引得主上戒備,猜錯了更是大難臨頭,更何況是曹操這種生性多疑的人。
後來楊修更是多次支持曹植上位,本來就看楊修不爽很久的曹操就將楊修砍掉了,對于楊修的父親楊彪曹操也曾經有意殺之,但因為一些事兒耽擱了。
楊彪對漢獻帝忠心耿耿,從漢獻帝東歸之時,便一路跟隨護主,跋山涉水之后才抵達所往之地,後來漢獻帝回到雒陽,更是任命楊彪代理尚書令。
而此時的楊彪自然成為了曹操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的一塊絆腳石,除掉楊彪對曹操來說那是日思夜想的事兒了。
建安元年8月,楊彪跟隨漢獻帝定都許縣之后,是漢獻帝最忠實的擁護者,對于曹操這樣謀權之人自然是沒有好臉色。
即便是百官舉行大宴,依舊表現得不待見曹操,曹操終于準備對楊彪出手了。
在曹操的一番操作下,楊彪首先被罷免官職,但曹操依舊沒有想要放過楊修的意思。正好當時袁術在淮南極為猖狂,曹操準備誣陷楊彪和袁術勾結,將楊彪除掉,以絕后患。
好在將作大臣孔融聽說后,趕緊來勸說曹操,盡管孔融的勸說讓曹操深感不悅,但無疑是保住了楊彪一命,孔融後來為此付出來代價。
就連抓捕拷問楊修的縣令也替楊修說話,說是沒有證據處決一位名臣,會讓曹操大失民心。
後來曹操頂不住壓力就把楊彪放了,或許是看到漢室已經沒救了,又或許是畏懼曹操的威勢,楊彪就對外聲稱自己腳抽筋了,再也不問朝政之事。
楊彪的兒子楊修很有才華,就連曹操都頗為夸贊,更是在曹操的府中擔任主簿,或許是太急于表現了,多次惹得曹操不悅而自己全然不知,最后被曹操砍了。
砍完楊修之后,曹操想起楊修的老父親以前就看自己很不順眼,現在雖然退居朝堂這麼久了,但威名猶在,老楊彪此刻一定記恨自己,所以便準備到楊彪府上一探虛實。
如果楊彪還跟以前一樣不識好歹,就給他來個「君子報仇」。
公元219年,曹操殺了楊修,矛頭直指楊彪,曾經因為孔融為楊彪說話才讓楊彪撿了一條性命,但此刻,孔融已經被曹操砍了10來年了,放眼天下無人敢惹曹操,楊彪唯有自救。
此時的曹操也再也不是那個還需要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的權臣了,他已經建立了新的朝堂。雖已經到了晚年,但猜忌之心反而更重,這天曹操帶人走進了楊彪的府邸。
得知最有出息的兒子楊修被曹操砍了之后,楊彪已經憤怒不起來了,人到了晚年才更明白,漢朝已經無了,曹賊勢大,殺了便殺了吧。
楊家這些年家底還是很厚實的,看來這麼多年的官是沒白當,走進楊彪的府邸之后,曹操也有些羨慕楊彪的晚年生活,不僅富足且安逸,要不是沒有啥權利,還真是神仙般的生活。
見到是曹操來了,楊彪雖然心里記恨,但不敢有絲毫表露,眼前的賊子不僅篡奪了漢室,還殺了自己的兒子。
年老的楊彪此刻瘦骨嶙峋,感到一股垂暮之氣后,曹操也表達起了自己對老人家的關心:「你最近怎麼瘦了這麼多呀,難道是因為楊修的死而沒有胃口吃飯,所以瘦了嗎?」
此時曹操還上下打量了楊彪一番,活像一個饑餓的野狼盯著一只肥雞。
楊彪聽完后,內心憤怒到了極點,過了幾秒后還是控制住情緒向曹操服軟,因為他的回答關系到整個楊家的存亡,他不得不慎重對待。
如果直接說,是因為楊修的死而變瘦了,那楊家應該活不過今夜,但如果說不是,曹操這樣多疑的人是肯定不會相信,因此怎麼回復曹操的話成為重中之重。
「愧無日磾先見之明,猶懷老牛舐犢之愛。」這是楊彪面對生死之災想出的應對之言。
實在是羞愧呀,沒有人家金日磾的先見之明,直到現在還像一個一只老牛一樣思念著自己的孩子,不得不說楊彪這番言論實在是高。
首先是人物選的好,金日磾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重臣,有一次金日磾竟然看見兒子用手臂從后面圍住了漢武帝的脖子。
雖然只是小孩,但實在大逆不道,漢武帝也是千古一帝,自然沒有計較。
後來金日磾的兒子長大之后愈加頑劣,想到兒子會遲早為家人帶來災難,金日磾便殺了自己的兒子,并向漢武帝請罪。
金日磾本是匈奴人,對漢武帝來講屬于外臣,而楊彪更是曾經擁立漢室,對于曹操來講也屬于「外臣」,此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此處拿自己比擬金日磾在合適不過,然而他最高明的一處在于用曹操比擬漢武帝:漢武帝作為千古一帝。
在華夏民族的心里那是具有崇高的地位,并且漢武帝北擊匈奴功蓋千秋,而曹魏亦有北擊匈奴之舉。
楊彪曾經對于曹操篡奪漢室江山橫眉冷對,如今暗中以曹操比擬漢武帝,相當于是表面上承認了曹操并沒有篡奪漢室江山,而是「繼承」。
這一舔,再加上服軟,實在讓曹操聽得很開心。最后將責任推給自己,都怪我沒有教育好兒子,并且還沒有遠見,沒有早早效仿金日磾的圣賢之舉。
接著話風一轉,連老牛都會思念自己的小牛犢,更何況是我這個人了,因此我的兒子我自然是思念的。
這里用老牛比擬自己在恰當不過了,我楊彪此刻就像老牛一樣默默付出自己的一生,無求無愿,只是思念牛犢是人之常情罷了。
曹操一聽,這波舔的真不錯,關鍵是還很真誠,你楊彪像老牛一樣默默付出了一輩子,我倒是不好動手了,因此便放棄去找楊彪的麻煩。而楊彪的「老牛舔犢」也成為了后世的名言。
不得不承認,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,原本的必死之局也被楊彪16個字兒巧妙化解。
幾年后,曹操去世了,曹操的兒子曹丕繼位了,曹丕很欣賞楊彪的才華和能力,偷偷找人想邀請楊彪來當魏國的太尉,但此時的楊彪卻不愿意。
「我楊彪曾經擔任過漢朝的三公,遇到亂世也沒有幫助漢朝多少,如今年紀也大了,就算再到魏國為臣,不僅幫不到魏國什麼,也不符合忠義。」見到楊彪不愿來之后,曹丕也沒為難他。
公元225年,楊彪去世了,此時已經是84歲的高齡,在古代已經是很罕見的長壽之人了。
雖然東漢末年漢室的衰弱并沒有搭建好的舞台給楊彪展示自己,但在當時能從一而終地擁立漢室,自然是難得的忠心之人。
只可惜他生不逢時,若是生在文景帝之時,定能輔佐朝政,位極人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