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
    
少年用一生為佛造像! 從小學佛法「19歲皈依佛門」,山中收容「上千尊落難神像」致力發揚光大
2024/04/16

世間萬物,生滅變異,

神明的形象,亦是如此。

為佛造像

薄霧朦朧,飛來峰的清晨,氤氳如仙境。

當第一縷陽光,

穿透薄霧,照進永福寺,

一名少年蔣晟,拉開了寮房門。

他走到院中,深深吸了口氣。

梵音清韻,靜謐安然。

僧人端來一碗素泡麵,

囑咐他吃下。

白天,

蔣晟獨自在僻靜的大殿,

修復一隻佛手;

傍晚,

則與他們一起,打太極拳。

早睡早起,晨鐘暮鼓。

彼時剛上大二的他,

褪去了少年的浮躁,

回歸到最天真的狀態。

這段日子,

儘管只有短短的七天,對他來說,

卻是一生,最重要使命的開始。

蔣晟生于1990年。

他的父親,

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,雕塑專業任教授。

母親則是位虔誠的佛教徒。

他在父親的引導下,

大學也讀了雕塑系;

受母親的影響,

從小對佛教知識,便心存嚮往。

小時候父親經常放他到靜物台上,

當模特兒去永福寺修佛手,

是這兩者結合的開始。

而從那之後,

他便決定用一生,為佛造像。

19歲他皈依了佛門,

一邊學雕塑,一邊學佛法。

在眾多同學都選擇,做前衛雕塑的時候,

他跟著一位,研究石窟造像的老師,

到各地的石窟做考察。

大量的接觸佛像,和不斷摸索,

讓他很快對佛像,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
他建了一個資料庫,

搜集所有的佛像知識,詳細到釋迦牟尼佛,


最早在哪個寺廟裡出現過,這種根源性的東西。

造佛像的時候,先去進行大量調研,

之後再和寺廟溝通,

在僧人對佛像的理解基礎上,

明確設計方向。

每個朝代的佛像,神態都不相同。

他遵循漢式多元化的塑造方式,

並不局限于傳統,而是在嘗試,

結合傳統做當代的佛像。

無相不是沒有相,是本性無相,是實相。

「佛像是最美好的人像,那最美好的佛像也在人身上」

蔣晟說,他在做佛像時,是以一種認知的方式來完成。

在日常生活中,關注德高望重的人,留意他們的說話方式,日常神態。

還經常去寺廟,看僧人打坐、念經,

看他們身上,最舒服、最虔誠的姿態。

每隔一段時間,還要組織畫家去寫生,

當他們專心致志畫畫的時候,

記錄下他們的狀態。

「每個人很安靜、很神聖的時候,

捕捉下來,就可以轉換成佛像的面容。

」。

也正因為如此,他的佛像一直給人,

隔絕外界一切喧囂的,安靜祥和之感。

他也敢大膽去,開發每種材質的可能性。

白瓷、玉、木頭、石頭等,都一一做過。

但也坦承,這個過程「有點痛苦」。

現代很多佛像是用機器加工,

模式和形態都是十分固定,

古時佛像的飄逸和多樣造型,

比如一個扭著身體的天王,

都無法製作出來。

但他不妥協,堅持自己的設計,一點點慢慢進行。

每一尊佛像,都是以藝術家的堅持來完成。

大學最後一年,蔣晟在廈門南普陀寺,

做佛像修復和造像工作。

偶然一次,

他在南普陀寺後山發現了上千尊神像,

包括佛像、菩薩像,

土地爺、財神爺等等。

許多被隨便地扔在地上,

甚至已經嚴重破損。

他把它們搜集起來,

找了一些淋不到雨的洞窟,

安安穩穩地放進去。

後來又一尊尊,請到平台上,給它們拍照。

他覺得這些佛像,像是在流浪:

人們原來有求于它,但當它破損、陳舊,

或者自己心願達成之後,就把它送過來。

而之後,任何人都可以把它們再請走,

供起來。周而復始,

寺廟成了它們最理想的「託管所」。

2012年8月,

他和團隊在廈門寺廟及周邊地區,

找尋被民眾閒置的神像。

把具有代表性的一一請出,

拍照存檔,然後再歸回原位擺正。

歷時兩年,他們拍攝了1000多張照片。

後來他把照片整理出書,

起名《流浪的神明》。

2013年大學畢業後,

他回了廈門,與父親一起,

成立了工作室「蔣家班」,

專門雕塑佛像。

接受私人訂製佛像,

因為他覺得,信徒如果能夠得到,

完全屬于自己的佛像,

就一定會非常珍惜地對待它。

▲德化窯白瓷自在觀音像

白瓷釋迦牟尼坐像,有一套現代的運營方式,

商業標竿是博物館。

還採取大膽的營銷方式,

與服裝設計師合作,

在上海、米蘭等時裝周做展覽。

有人批評,他做的佛像太唯美,太個人化,太商業化。

但他說,總要有人來做一點,不一樣的東西。

▲木製禪定釋迦牟尼像

將傳統與現代結合,想要被大眾接受,這個過程必然避不開商業化。

▲太子佛

如果一種好的商業方式,

能讓更多人請到佛像,就可以把它的價值,

放在一個歷史地位裡,

才能夠讓佛像,真正的可傳世。

他把做佛像比做鑿山。

在這座「山」上,挖通了泉水、開渠引流,

在沒有路的地方,發掘前進的路,

忘了開鑿的目的,只為成就感而滿足。

而當忘掉目的時,目的自然就成了。
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
精選推薦
裝修與設計
20坪極簡風設計,小小的空間擁有5大功能區,細節一步到位!
2023/08/04
裝修與設計
屋內堆滿雜物!一家六口「同住不到12坪蝸居」連廁所都沒有,天才設計師出馬「打造功能齊全迷你房」成果美不勝收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設計師改造「10坪百年老宅」美到不可思議,耗時65天「推開新家大門」一家8口哭了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34歲單身媽媽曬私生活爆紅!帶女兒住進深山,蓋16坪木屋周圍荒無人煙,日子快活似神仙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日本極簡主義者的家,她堅持斷舍離不亂買,全屋干凈治愈,好清爽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阿伯爆改20坪別墅!一手爛牌, 卻打出了王炸,設計師看了都想哭!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他在「隱世小島」上給妻子造了一個「人間天堂」,網友眼紅:世界上最舒適的時光都在這里
2023/08/03
裝修與設計
買了套新房只有14坪,被親戚嘲笑「鴿子籠」老公花70萬爆改成3房后,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男大生畢業後,從銀行舉債1500萬,在還把800公尺南投深山,改造百年三合院,成「台灣最美民宿」!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年輕夫妻花26萬爆改20坪二手房,前房東看完后,悔不當初:后悔賣房了!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小夫妻改造27坪二手房,堅持簡單裝修「跟奢華不沾邊」,「封閉式玄關」被贊爆:這就是夢想中的家!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太厲害了!新北夫妻讓「40年房齡老破小」逆襲,9坪小寨宅「住下一家4口」,收納超強超舒適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只花了400萬!50歲鄉下阿姨建「三層小別墅」,堅持「簡單裝修」卻效果驚人:一進屋就療愈了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鐵窗故意不拆!40年彰化老宅「神改造變夢幻交誼廳」木質裝潢「2樓挖了一個大洞」走上樓美翻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韓國新婚夫婦在首爾市中心購買「5坪」土地,花費750萬建了一棟5層小別墅:小房子卻幸福感爆棚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阿嬤退休在鄉下蓋棟房子,只有一層平房,把面積都給院子,日子過的好舒服
2023/08/02
裝修與設計
新北女孩的28坪新家火了!全屋整潔又清爽,電視柜成全屋亮點:這種還是第一次見!
2023/07/31
裝修與設計
新竹女生曬出22坪新家,因布置得太整潔而走紅,功能不輸大戶型:小房子也能住出幸福感
2023/07/31
裝修與設計
她堅持獨居5坪小公寓,一個人追劇一個人吃飯,精致的女人宅著也是一種幸福
2023/07/31
裝修與設計
新北一套14坪小宅,改出「三臥兩衛+超強收納」住下5口人一點都不擠:堪稱「裝修教科書」
2023/07/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