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十年前,我的丈夫去世了,我很難過,但更多的是一種解脫,我已經不是一個整天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家庭主婦了。」
「他在郊區買了一棟「一戶建」的舊房子,距離兒子和兒媳婦家不遠,開始了一個人在市區和郊區之間的往返」,這是@川島阿姨的口述。
▲川島阿姨郊區的房子,充滿了溫暖和古樸的氣息。
剛買下這棟樓的時候,川島姑姑被兒子強烈反對,漏水,地板翹起,一片狼藉。
她一個人扛著水泥和磚頭,一個人努力地裝修著,就是這麼一點點地把房子給裝修好了。
60歲以后,這種年齡的人,干這種事情實在是太瘋狂了。
▲目前的情況
她的獨居生活,代表著「極致自律」,十年的嚴格訓練,讓她的家變得一塵不染,她的家,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!
室內景觀
▲進入單元門
紅色的地磚,白色的墻壁,白色的窗簾,古老的農具。
沒有一件東西是為復古而刻意地裝飾,它是對姑媽最真實的一種反映。
在這個城市里生活了這麼多年,她每天都要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,而她每天都要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。
▲前廳入口
川島姑姑是個很有潔癖的人,常年的自律生活,讓她處理什麼事情都很有條理。
從她的家門口就能看出來,換鞋、拖地用的膠鞋、水桶等物品都整整齊齊地擺放著,地板上鋪著簡單的紅磚和石頭,卻一塵不染,一塵不染。
「清潔是一種舒緩情緒的方法,當你將骯臟的房子從雜亂無章的清理到整潔,你會發現,即使是最普通的房子,也會有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感覺。」川島姑姑說。
▲自己粉刷的墻壁
除了幾個基礎的結構需要重新裝修外,其他都是她自己完成的。
墻壁是自己粉刷的,是一年前才重新粉刷過的,看起來破破爛爛的。她必須使用草帽和防曬衣。避免在戶外工作的時候受到陽光和蚊子的傷害。
從地上的泥土上,可以看出歲月的流逝。
經常在外面干活,郊區的房子雖然沒有城市里那麼干凈,但也挺舒服的。地毯是十年前姑姑參與婦女勞動大會時親手制作的一件舊東西,經過多年的使用,雖然已經有些褪色,但依然很好看。
白色的窗簾,簡單的吊扇,白色的油漆,在陽光的照耀下,顯得格外的溫暖。一個家庭,最好的就是整潔!
「廚房」
實心櫥柜使用已有十年之久。
簡陋的東西,看似雜亂無章的擺放,卻是一幅精心布置的畫面。除了經常更換的消耗品外,大部分都是一些舊東西。
她的每一張照片,都是那麼的簡單,那麼的干凈,那麼的賞心悅目。▲自家種植的莊稼
自己種的菜,自己吃,有時和鄰居們一起吃,也會帶到自己的孩子那里。
工作讓忙碌的生活「慢下來」,享受辛苦的汗水,其實是另一種收獲。
▲自制的下午茶
時不時的,還會邀請幾個朋友,在家里坐一坐。蘋果蛋糕和大麥茶,放在簡單的桌子上,看起來就很有藝術感。「陋室」,如果精心的裝修,也會很有品味。
所有的東西都是「古董」,歲月在它們身上「刻畫出」了無法復制的斑駁。真正的古董,放在家中,都會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。
與之相比,「斷舍離」常常過于割裂人與物之間的感情,難以割舍。
▲修剪枝條
▲嬸嬸親手拾起的木棍,準備制作手工藝品
沒有電視機,沒有電視機,沒有電視機,甚至連大茶幾都沒有。
一切看起來都很隨意,裝修的時候,還特意挖開了一道墻壁,用的是雙層防震玻璃。其目的是要創造一種「面向大海,百花盛開」的感覺。
身為七弦琴大師,她也時常在此演奏出優美的樂曲,將人生化為一種藝術。
▲起居室的布局
而阿姨面對的,是她辛辛苦苦打理的花園和菜地,在陽光明媚的時候,她能看到所有的風景,看到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努力,終于有了回報,心里很是欣慰。
【梳妝區】
雖然年紀大了,但衣著還是很講究的。除了要保持清潔之外,還要經常注意保養,擁有一副比同齡人更加光彩照人的面孔,這是一種對朋友和親人的尊敬。
川島姑姑說
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,如果我愿意,我可以享受榮華富貴,但是,這又有什麼意義?」
「不過,比起「買買買」、「斷舍離」,我更愿意從里到外,堅持「樸素」的生活,讓自己活得更加瀟灑,更加有意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