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案例,算是一套小戶型改造教科書了,在空間面積僅有45㎡的情況下,通過巧妙的布局設計,不僅實現了三臥室一廳的功能性,還讓空間做到了松弛有度。同時,小戶型普遍缺少儲物空間這個問題,也得到了解決,真的是既巧妙又實用,大家也可以來學習一下。
如上面所說,本案坐標北京,套內面積45㎡,一居室格局,屋主一家四口,分別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。由于這是一套學區房,屋主一家至少要在此度過6年的時光,所以這套房也自然要伴隨兩個小朋友最重要的成長階段。
因此,對于空間的需求,屋主希望能有三間臥室,讓兩個小朋友都擁有各自私密的空間。同時,足夠多的儲物空間,以及舒適的居住體驗,也是必不可少的 。
結合屋主的需求,空間布局改造如下
1、廚房移到餐廳,讓空間實現了客餐廚一體化的空間結構。
2、縮小原廚房空間,并改成一間獨立的儲物間。
3、原儲物間以「盒子」概念,設計兩間獨立的兒童房,實現三居室的功能。
4、衛生間向主臥擴大,并設計雙台盆,緩解早起梳洗時的擁擠性。
該戶型進門并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玄關,不過當入戶門兩邊分別設計儲物柜和浴室柜后,卻也為入戶延伸出了一塊小小的門廳,繼而強化了落塵區的存在,間接性起到了劃分空間區域的作用。
儲物柜細節處理,由于冰箱需要內嵌到柜子中,所以在柜體深度需要做到60cm的情況下,玄關柜采用轉角雙面設計,不僅可以讓柜體面積得到充分利用,在日常收納時,也實現了分類的便捷性。比如靠近入戶門一側收納鞋子,靠近餐廳一側收納衣物,非常人性化。
考慮到家里只有一個衛生間,為了緩解早起梳洗時的擁擠性,在入戶門一側設計一個洗手台,也是一個十分細節化的處理。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,更是為家建立了一道「隱形的防線」。
當廚房移到外面之后,餐廚區采用了一體化設計。一來讓各個功能區起到了面積互補的作用,讓使用空間得到了拓展;二來也強化了生活中的互動性,并與客廳實現了串聯。
這里有一個非常棒的設計,在客餐廳一側為孩子睡眠區的情況下,給島台和全身鏡的底部暗藏上小夜燈,除了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之外,也方便了夜間上廁所。
島台與餐桌組合,可以說是最實用的設計了,既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廚房的操作、儲物空間,也豐富了空間的功能性。無論是日常用餐,還是學習手工,都可以得到滿足。
餐廳看向學習區視角,一體化空間結構最大的優勢,就是可以讓多個空間產生互動。這樣即便是在廚房烹飪,也可以隨時觀察到孩子的一舉一動。
原廚房在縮小之后,改成了一間獨立的儲物間。內部半圍合式的布局,不僅滿足了家政工具的收納需求,也滿足了洗衣烘衣的功能。
同時,一組一門到頂的儲物柜設計,也讓各種小物件做到了化整為零。客廳作為全家人主要的互動、活動中心,布局上做了化繁為簡處理,以節省下更多的活動面積,讓生活形態更加自由、隨性。
輕盈的懶人沙發,可以賦予空間更多的機動性,再搭配上旁邊的主臥床,還形成了半圍合式的休息區。而在空間舍棄電視墻的情況下,在兒童房頂面安裝一台投影幕布,也方便了全家人觀影看電視的需求。
拆掉原有的儲物間,并借助「盒子」概念,設計兩個獨立的「睡眠艙」,巧妙地讓空間實現了三居室的功能性,并讓兩個孩子各自擁有了一塊絕對私密的空間。
除此之外,高架床的設計結構,也充分利用了層高面積,并讓空間的功能性得到了完善。比如下方的儲物柜,就解決了孩子四季衣物的收納需求;再比如開闊的活動區,就滿足了親子玩耍的空間需求。
「睡眠艙」設計圓孔窗戶,可以有效提升內部的通風、采光環境,并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趣味性。
采光最好的陽台,改造成了兩個孩子的學習區。可升降結構的學習桌,也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,隨時調整高度,讓學習使用更加舒適。
主臥做了半開放式處理,并增加了地台床設計。一來可以起到放大空間感的作用,二來也可以進一步強化客廳的通透性。
同時,隱藏在側面的立川門,也保證了內部的私密性。床頭側面的衣柜采用懸浮式設計,不僅在視覺上做到了輕盈,隔層抽屜的存在,也充當了床頭柜的功能性。
衛生間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,向旁邊的主臥室做了擴大處理,讓內部滿足了干濕分離的結構。
除此之外,門板與墻體保持統一的材質,也在視覺上規避了尷尬。1.8米長的台盆,除了讓空間得到了充分利用,還延伸出了一塊操作台。無論是日常梳妝,還是擺放一些日用品,都非常方便。而利用壁掛馬桶水箱上方空間設計的儲物柜,也是一個實用性的體現。
整個案例看下來,完全稱得上小戶型改造模板,無論是空間功能性,還是居住舒適性,都處理的很棒。尤其是兒童房的設計思路,真的很值得我們來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