碗碟收納看似簡單,
但其實有一點麻煩;
因為它有點重又容易碎,
而且形狀各異,
想要好收、好拿需要下點功夫!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北歐、暮らしの道具店
盤點家中的收納家務,餐廚區算是最復雜的;主因是除了做飯、吃飯的工具數量、種類多,而且還要面對做飯時的時間壓力,稍有不慎或拿碗碟的動作慢一點,不是導致摔碎了碗碟,就是燒焦了一鍋好菜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teico
所以,有經驗的家政阿姨對于餐具收納,都不會隨意往櫥柜、餐邊柜里堆疊,而是通過一些收納規則,達到有條不紊的效果。
但在分享餐具收納技巧之前,請大家先有五個基礎觀念,以利后續收納,包括:1. 餐具斷舍離
「斷舍離」雖然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,但要真正落實它,才能為后續的收納動作創造有利的條件;否則就算有超高的收納技巧,也無法應付爆量的餐具。總之,就是把不好用、重復項目及多年都未使用的餐具,找個時間扔了吧!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LIMIA [リミア]
2. 盤算適當的數量
要留下多少餐具,不妨從家里的人數著手計算。比如每個人一至二套餐具(含碗、碟、筷子、湯勺),再加上預留二至三名客人所需餐具,借此盤點出適當的數量;至于多余的就送人或扔了,以免塞在櫥柜里層占據空間,增加收納難度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macaroni
3. 對餐具進行分類
不論是打算把餐具收納于何處,記得留下來的都要進行分類,也就是先區分碗、碟、杯子…等,然后將尺寸相同的餐具收集在一起,比如大小一致的飯碗堆疊在一起,并以此類推。通過分類,避免碗碟交疊,造成拿取上的困難,而且這麼做,也利于一目了然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B
4. 根據使用頻率安排位置
另外要再談的一個觀念,就是依據餐具的使用頻率,安排合適的位置。比如常用的餐碟就放置在鄰近灶台的抽屜里;若是「對開式」吊柜、餐邊柜,則以「慣用手」為依據,將餐具放在經常打開的這一邊,利于通過一個動作就能完成拿取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Hunker
5. 抽屜采用疊放、吊柜采取豎直收納
一般來說,如果將餐具收納在廚房底柜、餐邊柜的抽屜里,受限于抽屜高度,建議采取「堆疊」方式;但若是放置在吊柜里,則建議菜碟通過工具以「豎直」方式收納,拿取上會比較方便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Ana P
建立了基礎觀念之后,接下來就是運用以下的收納技巧,讓餐具整齊有序。
廚房底柜
因為收納位置較低,廚房底柜在拿取餐具上相對容易;即便如此,也需要通過一些技巧,提升便利性,并減輕收納壓力。
技巧一:抽屜分層收納
如果,餐具準備收納在廚房底柜或餐邊柜的抽屜里,建議將「常用」餐具采取分層管理;意思是,每一層以收納一種工具為主。
像是第一層(最上層)放置使用頻繁的叉子、湯勺、筷子…等小型餐具,并利用「分格收納盒」加以分門別類。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Tuxedo & Glasses
第二層則以碗碟為主。請記得,若采取疊放方式,一定要做好分類工作,就是同一種餐具放一起,如此才便于拿取,也避免混雜堆疊造成麻煩。小提醒,若這一層空間無法容納全部的碗、碟,不妨就再使用另一層抽屜,將碗、碟分開收納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Apartment Therapy
底柜的第三層,則以杯子為主,包括水杯、馬克杯、玻璃杯、酒杯…等。由于位置比較低,也能訓練小孩喝水時自己拿杯子。
圖片來源/ ESSEonline/ © ベリー
第四層(通常是最底層),建議收納體積比較大、造型不一樣或比較重的餐具,比如大湯碗、烤盤…等。
技巧二:鋪設止滑墊
餐具收納在抽屜的好處之一,就是最里面的物品通過抽拉動作,也能輕易拿取。只是必須特別注意,碗碟在拉動過程中容易晃動,若磕碰的激烈一些,就可能導致餐具出現缺角、裂痕破損。
對此,建議在抽屜里鋪上一層止(防)滑墊,再放上餐具,減緩晃動幾率;或是干脆使用餐具架,借此固定及收納碗碟。
圖片來源/ ESSEonline/ © ベリー
廚房吊柜
吊柜通常位于眼睛的水平視線以上,因此通常只有第一層(由下往上數)比較利于使用;但即便如此,收納上也是相對麻煩,因此一旦要當作餐具的儲放區,有些小技巧更加以善用。
技巧一:常用餐具放第一層
不同于底柜每一層放置「相同餐具」,吊柜的第一層(格)應以收納「常用餐具」為主(比如碗、碟、杯),至于不常用的餐具,則可以放在更上方的空間。另外,由于第一層混雜不同餐具,為了利于日常取用,有二件事要提醒。
圖片來源/ RoomClip/ © akiko
1. 餐具數量不要多
由于收納的餐具款式多,因此每一種的數量不要多,應以家里的常住人口為依據,多余的餐具請收納于其他地方,減輕收納負擔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Living in a shoebox
2. 善用輔助工具
一般來說,吊柜的層高比較高,萬一收納的餐具種類又比較多,為了有效運用空間,以及創造方便拿取的效果,建議要善用各式碗碟收納工具,達到分類儲物的作用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POPSUGAR
技巧二:餐盤「豎直」、餐碗「疊放」
餐碟若收納在吊柜里,建議應以「豎直」收納為優先;因為餐碟稍有重量且脆弱,若采取疊放,將提高拿取的難度。
而要達成直立放置的目標,請善用餐碟置物架來幫忙,或是使用PP文件盒,也能達到相同效果。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RoomClip
至于不適合「豎直」收納的餐碗,則可使用「飯碗收納架」,方便一個個整齊疊放,而且也能降低傾倒、摔碎的幾率。
圖片來源/ ©️ AliExpress.com
技巧三:運用下掛籃
當吊柜進行分區收納規劃時,除了使用「碗碟置物架」來幫忙,日本主婦還會運用「下掛籃」,借此提升吊柜層高的使用效率。
小提醒,下掛籃適合采取疊放,因此比較適合收納「淺碟」,或是以「平放」方式收納馬克杯。圖片來源/ © LEC株式會社
其他空間
除了廚房底柜、吊柜,另外包括中島台下方空間或餐邊柜,也都是收納餐具的好地方。
技巧一:擱板收納搭配儲物筐
如果你家的餐邊柜、中島台下方的收納空間,屬于無法拉動的「固定式擱板」樣式,通常都比較不利于拿取柜內后方(里面)的物品;為了解決這個困擾,有經驗的家政阿姨會使用儲物(收納)筐、托盤來放置餐具。
這麼做的優點是,除了創造整齊劃一的視覺畫面,同時也達到分門別類的效果;另外,因為餐具是放置在儲物筐里,相對方便拉出來取物,自然能降低收納死角的狀況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folk
技巧二:柜體使用活動式擱板
不管是哪一種收納柜體,若是內部空間屬于擱板樣式,除了使用上述建議的各式工具,并應挑選可調整的活動式擱板,方便因應餐具高度、數量進行彈性調整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Micaela F
技巧三:使用掛鉤杯架
收納馬克杯等有提把的杯子,除了采取「平放」收納,也不妨使用掛鉤,比如立體式杯架、下掛式杯架…等,不僅整齊易拿取,也順勢運用了柜內的層高空間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HOMEDIT
最后小建議,像是預備給客人使用的備用餐具,可以收納在不常使用的柜體空間,比如吊柜、餐邊柜的上方位置或儲物間里;至于易于拿取的空間(比如胸部正前方位置),請讓給常用餐具使用。
圖片來源/ Pinterest/ RoomClip
不同于鍋具,餐具多為陶瓷材質,并不耐摔,所以在收納上更需要注意,以免在緊張的做飯壓力下,因為搬動等因素而摔破了它。而上述的餐具收納技巧,值得大家參考運用,應該會對日常的廚房收納工作有幫助!
對于餐具收納,
大家有什麼經驗或小訣竅?
歡迎留言分享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