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贊同家里裝修、布置,要以「實用」、「功能」為先。
但,生活不止吃喝拉撒,「實用」可以做第一,但一定不能是全部。
有時候也可以在不影響「實用」的前提下,任性一把,給家里安排點「無用物件」本期,我們就帶大家開開眼,來見識一些「被噴麻了的」不實用但有趣的物件。
這玩意,如果不告訴你是沙發,大機率會被認為是一叢假草。
可實際上它是個沙發,但又不是個傳統意義的沙發,因為不能久坐,廠商明確表示,久坐了它會回彈不回來。
它的使用場景是,當你壓力無所釋放的時候,一頭栽進去,讓自己沉淪幾分鐘,然后再爬起來,重新好好做人,解決問題。
平時,就把它當作一個沒用的裝飾品去看就行。
但凡是有個長輩,看見家里有個這王八殼,都得直搖頭,若再知道價格,估計還得跺腳。
可其實它是個書架,雖然從實用的角度來說,這玩意放不了幾本書,也不防塵。
可是,如今這個世界。
家里放大書架的,也不一定就代表他讀過很多書,書放得少的,也不代表他就沒有文化?
書架,在家里更大的作用不過是個裝飾品罷了。
那既然都是裝飾品,為何就不能弄個好看的、有趣的,還能更多的讓人在書旁邊駐足,提醒自己該閱讀了。
而且,書架,還能跟大猩猩落地燈,形成呼應,瞬間那個故事感就來了。
不過這次不是金剛大戰哥斯拉,而是金剛大戰小王八。
看膩了好戰的猩猩,我們就讓他停戰,變乖巧。讓他成為你的讀書「掌燈猩」,猩猩手上的小手電是可以調整方位的哦。
若家里是個美女業主,還能把它擺在身邊,作為你的守護金剛。
自己躺在旁邊的椅子上,猩猩保駕護航,格外有安全感。
這玩意,被人噴,就跟機械表被噴一樣。
明明有手機能看時間,還要帶個表?還得不停動著,放哪一會就不走了。
嘿,21世紀了,不會還有人真的會覺得機械表,是用來看時間的吧,跟這個日歷一樣,它是個裝飾、它是個玩的東西,只是帶了時間顯示的功能而已。
樂意了調一調、玩一玩,讓他跟自己的時間同頻,不樂意的,就純做家里的裝飾,也是好看的。
作為一個箱子,它本身體積的2/3都不能被利用,無疑是失敗的。
可作為一個零食箱,它還算成功。
一來,解決客廳放零食箱,不太好看的問題,這個M豆怪可愛的;
二來,M豆就是零食,哪怕是三歲小孩,第一眼都會覺得它就是個零食箱。
三來,箱子高度合適,隨時拉到沙發周圍,為我們的一天唯一閑暇的時間服務,甚至晚上偷食,也變方便了。
抱枕這東西,一半是靠,一半是玩,順帶還能充當個裝飾品。
手臂這玩意的裝飾價值,美肯定是不美的,但勝在怪,有趣。
靠和玩的價值,還能同時體現,想想,腰被手臂環抱,還能抓著另外一個手,在某些時刻,是不是也覺得挺美的。
植物嘛,可千萬別指望它有什麼功能性。
什麼凈化空氣、驅蚊……都是扯。
養植物,只有一個目的就是:為了感受美的瞬間。
所以,干嘛不放開手腳,養一個真正能驚艷到你的、足夠美的紫藤。
反正不管好養,不好養的,都是養不了多久,都不美了,或者養死了。
關于畫,最讓人煩惱的一個問題就是:這畫到底畫了個啥?像個啥?為了表達個啥?有什麼深刻含義?
如果為了表達、為了畫得像、為了教育人,那到今天,畫還有存在的意義嘛?
表達,不會用說的?(我相信把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畫家,放在一起的表達,都沒有魯迅一篇文章來得帶勁);為了像,不會拍照片?;為了教育人,我還不想被教育呢!!!
畫嘛,就是為了美,你覺得它美,就有意義,覺得它不美,就沒有任何意義。
到了今天,什麼都突破,畫也就可以突破,它也就不必要非得是畫在紙上的,描繪一個場景、或者一個人物的。
當然,它就可以完全是用金屬,打造出來的一種視覺藝術。
論實用性,這個小山丘是有的,因為柜子的格子,人站在前面的時候,總是背光的。
加裝一個小山丘感應燈,能有一些照明的價值!
但是,我相信,沒有人買它只是為了實用,更多人還是沖著美去的。
這小山丘感應燈讓我相信一句話,房子好不不看,燈光占一半。
它真的非常能提升家的氛圍感,也能讓柜子,瞬間提高檔次。
也難怪有那麼博主,都把裝小山丘感應燈,這一步叫作:給柜子注入靈魂的一步。
它是免布線的,充電感應的,所有家庭都能實現,應該說是今天文章里面,最親民的一款了。
感覺好像這東西,本來應該是個實用導向的物件。但其實,它更多的還是個裝飾品。
因為這玩意作為一個隔夜衣掛架,可就太不稱職了,只能掛幾件衣服,稍微掛多一點,就亂七八糟,把它的美貌完全擋住。
所以,如果要買它,千萬別把它當成一個堪用的實用物件買。
它就是一個填補大臥室空白的裝飾品,偶爾掛個一兩件衣服可以,長久想把它當作衣服掛架用,那它可就有點廢柴了。
對于,有大臥室的家庭來講,就是有這任性的權利。
而我們一般家庭的小臥室,更實用的隔夜衣掛架,不如選這種上掛架,下籃子的,衣服掛得多,也不顯得亂,底下的籃子還能放點臟衣服、包包之類的。
還方便移動,打掃底部、移出旮旯拐角也方便,甚至還能推到衛生間門口,臨時當作衛生間更衣區的衣服掛架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