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畢業,66歲,獨居,自己設計,自己裝修,超多細節。這位阿姨活得比年輕人還要年輕。
在介紹這套房子前,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「有點厲害」的阿姨。
@波兒阿姨 就是我們這期內容的主人公,是1977年第一批大學聯考人,并一次考中 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學專業。
畢業后,分配在中華書局圖書館工作,一做就是半輩子,甚至退休了還被單位返聘,干到今年66歲才真正退休。
▲相框里是阿姨出國旅游拍的照片
今天要講的這套房子,便是波兒阿姨退休后賣掉北京市中心的房,在四環外買的一套二手房。離兒子只有一站路。
她說「要顧得上即將出生的小孫子,也要避免給兒子的小家帶去打擾」。
這種分寸感,應該就是波兒阿姨的生活智慧吧!
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,這位66歲北大阿姨自己設計裝修的家,非常細節也非常的實用,大道至簡,看完你一定會感嘆,不愧是有著幾十年家居智慧的高知阿姨。
▲原始平面布局圖
原戶型整體朝南,光線充足;使用面積約 60㎡,為兩室兩廳一衛的戶型。
▲改造后平面布局圖
在平面布局上由于原戶型并沒有太大的問題,因此波兒阿姨只是微調了幾個地方:
①敲掉廚房北面墻體,并將通往陽台的門該做為窗戶,用來增加廚房的台面櫥柜。原來的「封閉一字型」廚房改造成「開放式U型」廚房。②衛生間台盆挪出來,做干濕分離;③次臥是打算未來給保姆居住,因此打通次臥與陽台之間的窗戶,陽台變成家務區。
靠著自己的家居經驗自己設計,裝修波兒阿姨「12萬全包」交給了裝修公司。不得不說,只有對自己家「心里有數」的人,才能如此的利落。
▲玄關柜
玄關不到1㎡,墻面寬度窄,波兒阿姨學習宜家展廳,把畢利書柜當做鞋柜,不到一千元,放下了所有的鞋。
▲三組小抽屜用來存放日常雜物
▲玄關收納
靠著多年的家居經驗,以及自己在網上學習種草的收納神器。 玄關收納的井井有條,拿取方便。
▲媳婦送的玄關掛衣架
另一面墻安裝了入戶開關以及可視電話,因此直接掛了一個玄關架,用來放置鑰匙,口罩,包包等物品。
原來的廚房逼仄昏暗,波兒阿姨果斷選擇敲掉墻,做開放式廚房,擁抱「新設計」。
▲廚房
【封閉一字型】廚房改造成【開放式U型】廚房。并裝上了很多老年人嫌棄的「 洗碗機」。
波兒阿姨對廚房的收納,真的值得很多人學習,不是網上的「過度收納」,她的每一種方式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,非常實用,我們來看看。
自己在廚房裝了一層小隔板。用來放置調料盒和廚房小屋。方便拿取。
▲自己裝的廚房隔板
知識點:櫥柜多做抽屜,并按照自己的習慣,分門別類整理好。
▲櫥柜抽屜分門別類,拿取方便
放在吊柜里的東西,放的太深不好拿,對于老年人來說站高拿也比較危險。她便自己裝了兩個「旋轉收納盤」,再深的東西也拿的出來。
▲利用「旋轉收納盤」,高柜再深的東西也拿的出來。
阿姨喜歡烘焙,于是餐邊柜做了60cm的深度,台面用來做烘焙,揉面團。柜子深度也承包了家里大多數的雜物。
▲餐廳
餐桌和椅子是波兒阿姨從之前的老房子里搬出來的,重新更換了桌布和椅墊,為黑白灰為主的裝修風格,添了一抹生機。
▲餐桌椅是從老房子里搬出來的
她說:家嘛,還是得讓人知道你是誰,喜歡什麼,去過哪里。
在臥室門口的墻上做了一排展示架作為自己的興趣收納,用來放置他出去旅游帶回來的小物件。
▲阿姨的展示架
▲波兒阿姨很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鈴鐺。
▲中午的時候,波兒阿姨會在榻榻米飄窗上喝茶聽書。
波兒阿姨堅持「去茶幾化」,客廳放置了沙發,懸空電視柜以及陽台榻榻米飄窗。
客廳大盆綠植的「可移動底托」,是波兒阿姨用柜子剩下的隔板diy而成的,這樣想移動柜子的時候就非常的方便。真是巧思呀。
▲大盆綠植的「可移動底托」
她還買了四副關于「春夏秋冬」的畫,用她的話來說就是:春天到了,就換上春天的。現在是夏天,我就用夏天的。屋子也和我一起過四季,多好!
▲根據四季更換裝飾畫
臥室就是以簡單舒適為主,一張床,一個步入壁掛式衣帽間以及一個床頭柜,陽台放置了一把休閑椅。
▲床頭柜是低價購買的「月球邊幾」。她說:太劃算了!這個當床頭柜就夠了,你看,這里還能無線充電!
臥室的壁掛式衣帽間用的是宜家的博阿克塞衣櫥系統 。
▲阿姨還規劃了短衣區、長衣區和褲裝區。
波兒阿姨要求將台盆移出來,做干濕分離。
我們主要看看阿姨的鏡柜的巧思,非常佩服。由于隔板不多,她就淘來「亞克力隔板」貼在柜板上,這樣雜物就有了足夠的擺放空間。
▲鏡柜,自己裝的「亞克力隔板」,足夠收納雜物
陽台也是利用各種收納小工具收拾的井然有序。
寫在最后:
看完miya感觸頗多,大道至簡,這與學歷無關,只有實實在在會過日子的人,家里看起來才會如此的井然有序。
好啦,這期案列就分享到這里,你喜歡嗎?評論區告訴我哦~~
miya | 編輯
網絡 | 圖片
不視為與圖片建立任何商業合作關系,侵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