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很抱歉我選擇在宿舍結束生命,
很抱歉會讓你們感到害怕,
但我選擇了一種不嚇人的方式,
看上去只是好像我睡著了...」
最近,山東濟南一名女大學生
在QQ空間留下一篇遺書后,
在宿舍自盡身亡。
這件事在知乎引發大量關注,
上了熱榜第一。
網傳遺書很長,
認真看完這篇遺書后,
很多人都難以置信,
這到底是怎樣的一位父親......
【01、濟南女大學生宿舍內自盡身亡...】據澎湃新聞報道,女孩自盡的事情,當地警方和婦聯已介入調查....
而關于網傳的遺書,學校也正在開展核實工作。
網傳遺書內容很長,
但通篇都是道歉、害怕、自責,
并且一再請求「不要救」!
網傳遺書中,提到最多的就是她的父親,
并且多次明確:
自盡原因就是因為她的父親。
"我選擇自盡僅僅是因為我爸爸,
與其他任何人任何事無關,大家不要誤解。"
她想考研,父親想讓她考選調生。
雙方發生爭吵,這是「最后一根稻草」。
"我覺得我活的像狗一樣,高三的時候因為早戀(但我沒有做過火的事情),我爸就堅持罵我婊子賤人妓女,一直罵一直罵"
"後來二模出成績之后的有一天中午、放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當眾暴打我,然后兩個星期沒讓我去上學,
有一天晚上還發瘋似的剪我頭髮,還捅了我媽一剪刀,我承認早戀不對,但我想我罪不至死,所以我大學聯考考的很差。"
"國中的時候,搬了新家,洗澡的時候撞到了浴室里面,裝修完剩下來的架子,一屋子的血,那個架子把我的腳劃破了,
然后我爸狠狠地說「怎麼不把你的腳割斷」,然后氣的好幾天不和我說話不給我好臉色看"
「小時候很笨,看不懂語文詞典,我就去問我爸,我還是不太懂,我爸就把那本厚厚的詞典砸了過來,我就被嚇得尿褲子了。」
父親給她造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,
「還有我爸爸,也很對不起,我知道你是愛我的,但我受不了,真的受不了,我的一舉一動包括穿衣打扮都被牢牢釘死,我覺得快要窒息。
我不奢求爸爸你的原諒,只希望以后放過彼此吧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的。」
字字句句寫滿了父親帶給她的傷害.....
【02、中國女留學生在日本自盡....】無獨有偶,
就在上個月,2021年2月16日(大年初五),
知名游戲主播、25歲的梅一凡
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一段長達4000字的遺書后,
在日本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梅一凡在游戲界算是小有成就。
在外人看來,她堅強陽光,獨立,早早出國留學,
「別人看著順風順水,仿佛生活中得到所有都輕而易舉」
但背后卻是數不盡的心酸和壓抑。。。。
梅一凡透露,她患有嚴重精神疾病,早已喪失了對生活所有的樂趣。
"每一次鼓起勇氣想好好活下去的時候,就會產生更大的疲憊和厭惡。
最后她放棄掙扎了……」
大家都覺得,
是日本人冷漠、沒有人情味的社會文化感染了她,
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,
但梅一凡稱,如果不是來了日本,她可能會離開得更早,
日本的生活讓她感受到一絲絲生活的希望。
「我的根源問題出在我的家庭,想要解決的唯一辦法是離開家庭,
所以我蠻慶幸早早出國的……」
要是當年不出國留學,自己可能早就不在了....
【03、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?】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,很多事情并不會隨著長大而遺忘。
在微博評論中,很多網友站出來表示,
自己曾遭受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,
以至于到現在依然被影響著。。。
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和聯結,但缺乏界限感的社會。
公和私邊界不清,讓各種關系混雜,人際交往變得很累。
父母子女之間,父母越殂代庖,左右兒女的戀愛和婚姻,
引發婆媳矛盾,讓孩子左右為難。
什麼是公民?
它是擁有獨立人格、私人權利得到保障、有權利的一群人。
每個人生來都是獨立的個體,
都應對自己的生命負責。
魯迅先生在《我們怎樣做父親》一文中提到兩句話,我深以為然。
一句是:「父母對于子女,應該健全的產生,盡力的教育,完全的解放。
」
另一句是:「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,肩住了黑暗的閘門,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;此后幸福的度日,合理的做人」。
為人父母,第一課,該學會適度的「放手」。
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
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。
愛和理解,
尊重和溝通,
在任何關系中都適用。
愿天下父母有所反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