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平替風」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話題,小到彩妝護膚品大到傢俱家電,只要打上「大牌平替」的標簽,幾乎都能引來眾多人的關注。
這種省錢的「平替消費」,看似是讓「窮人」找到了「少花錢、高享受」的平衡點,但是在實際生活中,真的省錢了嗎?
作為一個剛實現溫飽自由的「窮人」,本期內容結合我自身的經歷,就和大家深度地探討一下「平替消費」這件事。
自字面意義上來講,平替就是用更少的錢得到貴價產品的體驗感,看似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
但是,當你真正的是體驗這種「消費平替」的時候,才發現「平替」的本質就是一種營銷出來的概念。
首先,無論有錢沒錢都有「花小錢得大利」的心理,而資本正是拿捏了人的這一個心思,所以在我們看到「打折」或者「促銷」的時候,就有一種購買的沖動,感覺今天不買就會虧了一樣。
很多營銷會說,她們的平替產品和某大牌的一模一樣,成分有80%的相似,讓人聽了非常心動,放在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去選擇這個平替產品。
但是,體驗后才知道,這完全就是兩種東西,別說80%的相似,就算99%的相似,但是它卻差了最關鍵的1%的成本。
這1%差的是什麼?差的是核心技術、核心材料、核心科技以及核心專利。
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品牌貴的道理,有沒有這%1的核心,使用體驗是差別很大的。
當然,我并不是指任何東西都要大牌的,平價的東西就沒好的,你要知道「平價」和「替代」完全是兩個概念,不能混淆視聽。
所以說,你可以選擇平價的東西,但不能說它可以替代某個東西,所謂「平替消費」只不過是一種營銷出來的概念而已。
在新家裝修完購買家電傢俱的時候,會看到很多博主在網站分享自己的「最低價平替清單」「原產地工廠產品」「牛頭實力工廠產品」看似價格低廉、品質良好,讓人非常心動。
然而說實話,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相信平替的傢俱、家電,夸張性價比背后,全是消費的陷阱。
①大牌網紅平替款,充滿了廉價感
目前網上曝光率最多的產品就是「大牌網紅款」,外觀看起來非常相似,功能也相差不多,但買回來才發現,多半是貨不對板、有瑕疵、不耐用、徒有其表的產品。
比如說燈具,就是平替消費的重災區。
因為燈具不需要考慮手感、環保、承重等問題,所以很多人覺得去買「網紅款」平替更劃算,但實際上從做工、噴漆工藝、五金配件上都相差很多。
裝上以后廉價感十足,要麼缺少零件、要麼損壞、要麼有點傾斜,兜兜轉轉到最后還是買了正版的燈具,反而多花了很多錢。
②同樣是平替,為什麼網紅家里好看
曾經被一位素人網紅種草一款中古風的柜子,原版8000元而平替款只需要2000元,外觀看起來是一模一樣,但是實木的紋理質感和薄板貼皮的質感完全兩個概念,感覺2000都不值。
本來就是價值幾百元的東西,加上平替的概念立馬賣到了2000元,放在家里充滿了廉價感,最后不得已還是買了正品的。
后頭再看網紅的家,同樣是平替款放在他家好看的原因是,他的家硬裝花了很多的心思,軟裝也很到位,就算放一個塑料的柜子也不會難看。
而放在我們普通老百姓家里,一個有質感的柜子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,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家居氛圍感,不要嘗試什麼平替產品,真的是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。
③人生沒有平替
當你體驗多了才會越來越覺得,人生沒有平替。
兜兜轉轉試圖用便宜的東西代替心心念念的物品時,總感覺不順手,缺點什麼東西,就算平替買了好幾個,還是放不下當初喜歡的那個。
例如,前段時間我的電動牙刷壞了,就買了一個同款平替產品,結果續航能力超短還刷不干凈,最后只能買回當初貴的那個。
所以說,平替產品不但不少省錢,有時候反而多花「冤枉錢」,還不如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步到位更省錢。
如果說「平替」只是浪費了一點錢,那麼真的不至于讓我大張旗鼓的來寫一篇文章吐槽「平替消費」。
關鍵是平替消費帶來的「隱藏的負面能量」,差點「廢」了我。
①心理的「廉價感」
任何東西都去選擇平替產品,在選擇平替的那一刻,心理上會散發出對經濟的匱乏感,往往為了節省幾塊錢,花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平替。
作為一個女孩,有時候想想,自己的真的有那麼「窮」嗎?為什麼要活得如此廉價。
②嚴重影響了我的人生觀
長期的平替,就等于對心愛的物品做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,就算在能力范圍內,也不愿意圓自己的一個愿望。
長期得到不到滿足,就會陷入「我不配得到我所喜歡」的境遇里,不但影響是經濟層面,而是慢慢地滲入到我的生活和人生觀中。
例如,工作勤勤懇懇卻得不到升職加薪,不但不去反抗,反而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。
遇到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的時候,就感覺自己不配,降低自己的標準,選擇了那個「還不錯」的人交往。
③社交恐懼
當家里的衣物、化妝品全是替代品以后,你會發現當你需要出席一些重要場合的時候,沒有一樣衣服是可以拿出手的,所以慢慢就拒絕了很多社交場合。
當你家里的家居物品全是平替以后,你會抵觸客人來訪,生怕被發現自己的尷尬,朋友越來越少,心情也越來越差。
直到某一天,我忽然發現自從嘗試「平替消費」以后,自己完全變了一個人,從積極樂觀的女孩,變成了一個扣扣搜搜、自卑的女孩。
于是,我開始正視自己的「消費觀」,拒絕平替消費,我可以選擇「消費降級」但是絕不允許自己平替人生。
省錢不丟人,丟人的是沒錢還去買大牌平替來炫富,正視自己學會理性消費,有多大能力享受多大的快樂。
①與自己的欲望和平相處
面對自己的欲望不要有過多的負罪感和壓抑感,有多少錢辦多少事。
就算現在沒錢買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物品,可以在能力范圍內慢慢地積攢,絕不再去買平替來滿足自己的欲望。
盡量讓自己的野心不要超過自己的能力,花錢的欲望不超過自己掙錢的本事,讓自己和欲望和平相處。
②平價不等于平替
買平價的東西不丟人,也不可憐,在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,不為了面子而去尋找平替,而是正視自己的實力,選擇范圍能力內的產品。
平價不等于平替,便宜的東西不一定沒有好貨,沒必要非要去追求披上一層偽裝的大牌平替。
③不學任何人的生活
生活上的攀比往往來源于網絡,而網絡只不過是一個表演的形態,那些網紅博主展現出來的都是刻意的表演,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,而你卻當初了日常
作為普通人不應該以明星或者網紅為標桿,生活方式是私人的,你需要學習的是生活的智慧和見解,而不是跟著她們學買了什麼,怎麼的生活方式。
④身體永遠大于外在的物品
不要天天去研究什麼衣服好看,什麼傢俱上檔次,就算買了一萬件衣服比如自己的一副好身材,就算你用幾十萬的紅木傢俱,也不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。
與其把精力投入到這些外在的消費,不如花點錢好好的管理下自己的身體,這才是最佳的消費方式。
寫在最后:
我不贊同一步到位的消費主義,享受當下。
也不贊同平替消費,把日子過得摳摳搜搜。
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,需要的都有,不需要的也不強求,該省的省該花的花,生活不一定非要先苦后甜,在能力承受范圍內,盡量給自己最好的,才能讓平淡的生活變得更有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