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,其中有一部分野生植物可以作為食物食用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野菜。
在這些野菜當中,野蔥算是很多農村老百姓喜歡的一種野菜了,相較于種植的蔥,很多野蔥有著非常香濃的蔥韭味,讓人聞著就很上頭,就想吃。比如生長在砂石地里的沙蔥,還有生長在水邊的水蔥等。
不過要說那種野蔥最為特別,當屬一種生長于山里的野蔥,它目前在我國的經濟價值很高,很多山區的老百姓都喜歡吃,而它不僅在國內受歡迎,還常年出口到國外。而山里這種野蔥的名字也很好記,就叫「山蔥」。
山蔥是民間的叫法,因為它喜歡生長于海拔1000-2500米的陰濕坡山坡上而得名,實際上它的學名叫做「茖蔥」,是石蒜科蔥屬植物。
茖蔥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并沒有聽過,主要也是它在我國分布并不廣,只在東北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四川和河南的山區才有。
相信絕大部分朋友都吃過蔥,應該知道蔥葉子是很細的,而茖蔥則與眾不同,它的葉子寬大,呈卵圓形,看起來就不同尋常。
茖蔥雖然在我國分布不廣,但野生資源還是很豐富的,每當天氣回暖之后,很多山區的農民朋友就會去山里采挖茖蔥。
采挖茖蔥通常有2種方法,一種是不要根,只把它地面上那部分割斷,這樣茖蔥之后還能繼續生長;另一種就是連根挖起。
第一種方法一般是當天挖當天吃,第二種方法則是挖回去不吃,而是把它種到自家的菜園子里,等啥時候想吃了再吃。
雖然茖蔥是生長于山林里,但它的生命力還是很強的,挖回去種到自家的菜園子里依然能夠存活,不過就我個人挖回來種植的感受,其味道沒有在山林里生長的那麼香。
關于茖蔥的味道,我個人看法是,既有蔥的香味,又有蒜的辛辣味,入口后先有一絲甜味,隨后便會有一股辣味,十分的好吃。
據說,茖蔥還因為味道十分好,曾一度被作為皇家貢品,為皇家御用。每年當地官員都要組織勞力上山采摘寒蔥,采摘的寒蔥,還要先用遼河源頭河水洗清,然后才能通過驛站傳送到京城
是否真是如此,我不太清楚,但就這一說法,也說明了茖蔥的味道有多香了。而茖蔥的這股香味,使得它十分適合在里面包上烤好的五花肉,又香又解膩。
茖蔥葉子好吃,也使得它尤為受韓國人的喜愛。相信一些吃過韓式燒烤的朋友應該知道,韓式燒烤就喜歡用一些菜葉子來包烤好的肉,而山蔥的葉子不僅寬大,其辛香味更是一絕,用來包烤好的肉再適合不過了。
故而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加強,茖蔥葉子也成了出口韓國的重要農產品之一。
而近些年更是出口到了日本、東南亞一帶。
據我查詢到的數據來看,去年茖蔥的產地價是7-8元/斤,出口到國外則是25元/斤,在出口的農產品當中,價格算是十分不錯的了。
或許也是這樣的原因,近些年茖蔥種植也成了一個經濟效益較高的種植項目,在東北一帶有不少人種植。
茖蔥不僅出口值錢,它的整棵植株和種子也同樣值錢,其整棵植株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,可以曬干后作為藥材入藥。而它的種子重量輕,一畝地也收不了多少,就使得其種子十分之前,比如前年,茖蔥種子就賣到了800多元/斤。
不過,雖然這幾年種植茖蔥比較掙錢,但大家可不要盲目的去種植,目前茖蔥不管是種苗還是種子,都挺貴的,成本比較高。若是當地沒有相關的銷路,種植出來后也不一定好賣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